top of page

2021年行動

  • 99actionlab
  • Oct 9, 2022
  • 7 min read

街區成果展:手作集


課程教學拉到我們即將對話的場域-淡水街區,結合淡水好生活淡味永續饗課程合展,來到淡水重建街27號。重建街是淡水最古老的商業街,時移事易,現今逐漸沒落蕭條,2001年面對「淡水鎮都市6號道路拓寬」議題,作為6號道路的重建街迎來一波文史工作者與政府長達10年的持久戰,在有志人士努力下,除辦理多次工作坊外,也發起「站滿重建街」以及「讚滿重建街」活動,主張淡水人不能沒有自己的老街,號召淡水人一起為自己家鄉奮戰,最後爭取到分段施工,第一階段則是拓寬至重建街30號,而站在重建街27號門口朝外看去,恰是拓寬道路的分水嶺,一眼望盡重建街的過往是非。作為淡水好生活在淡水街區的作戰基地,重建街27號扮演與地區溝通橋樑,除了日常與居民會議,一年一度更是舉辦課程合展,與地方分享淡江種種行動。

「百年市街x手作集」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手作體驗活動,從早上8:30開始一路到傍晚16:00。為了讓學生能更有系統性觀察與了解職人媽媽與手作體驗,老師於相見前提供人物誌(Persona)範例,在訪談中,學生需以persona形式記錄下關於媽媽的個人基本資訊、所遇之挑戰與目標、手作創作與職涯過程與媽媽關鍵字。

早上8:30活動拉開序幕,開場前,助教與學生們先行提醒手作過程中每個人要有意識的分工。有人需要拍照、紀錄活動步驟,有人需要寫下心得紀錄,有人則要擔任主要提問者…。因為與職人媽媽的互動次數有限,因此小組更需要各司其職,才能透過手作體驗活動,蒐集全面性資料,以利後續使用。

率先登場的是職人媽媽蕭妘羽與朝日 Ashahi小組。妘羽老師其實與老師及助教認識長達6年之久,她是一位手作與戶外教練兩項才能兼具的職人媽媽,目前育有一男一女,皆為國小生。高中時就讀幼保科的她,從小對各式各樣的手作保持高度熱忱與好奇,結婚後不甘於成為平凡的家庭主婦,從淡水重建街市集起步,擺攤、工作坊、國小講師已成為她的生活日常,現為日本手藝協會認證講師,同時也自行經營妘羽手作坊,期望未來可以設計不同的教案,帶領更多參加者了解手創,實踐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

因為妘羽的多才多藝,在與她多次商討下,最後擇定以編織繩結製作杯套為題,帶領學生體驗編織手法。體驗開始,妘羽從她的百寶袋裡掏出琳瑯滿目的作品,讓學生先知道今天要做出來的目標是什麼。在妘羽拿出各式各樣的線材包下,每位學生選擇一種線材包並拿取一把剪刀作為今天體驗活動的手作材料。


▲妘羽作品
▲與學生介紹今天手作目標
▲活動體驗材料









沒有視覺性工具輔助,是帶領手作體驗痛點之一。看似簡單的杯套編織,卻用到三種繩結:雀頭結、單結與平結,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編織體驗的學生們有一定的挑戰難度,雖然妘羽每個繩結都示範一遍,但現場每位同學仍都在編織過程中不斷重複詢問如何打出繩結,而妘羽就需要一個一個不斷說明,短短兩個小時體驗,耗費大量時間在一對一重複教學,儘管學生們全程加速編織,但在預定的時間內卻沒有人完成體驗,由此可見視覺性工具重要性。


▲繩結示範
▲朝日訪談妘羽
▲朝日與妘羽合照








第二場是職人媽媽余懿芬與玩轉音才小組。懿芬畢業於護理系,在學期間學過中醫、西醫,曾在醫院擔任過護理師;後又唸中文系研究所,現在在淡江中學國中部健康中心擔任醫護人員。偶爾也會抽空閒的時間參與有關心理放鬆類的活動,自身創建了一個經絡的工作室,利用週末的時間經營,通過業餘時間充實關於經絡、精油方面的知識,來幫助有需要或感興趣的人。

結合懿芬專長經絡舒壓,很快地便決定好活動主題內容。在懿芬的安排下,學生們首先要先了解自己,因此懿芬邀請同學以塔羅牌形式閉眼隨機抽取一張卡牌,並閱讀卡牌上的資訊。在依序分享完自己抽到的卡牌後,懿芬發下一張壓力源分析的測驗,並留下10分鐘時間讓同學填寫。懿芬強調,這張壓力源的內容在網路上都可以查詢的到,但隨著心境不同,每次都會填出不一樣的狀況,建議每個月可以做一次。填畢,同學們各自算出分數,分為貓頭鷹、獅子、無尾熊以及孔雀,而這四種動物分別又代表著不同類型的壓力來源,在懿芬一對一諮詢下,同學們了解自身可能的壓力來源,下一步就是要透過精油去舒緩壓力。


▲活動材料
▲學生抽取卡牌
▲學生填寫心理測驗








現場懿芬一共帶來9種精油,並與各位同學介紹不同精油用途,雖然懿芬有推薦哪種壓力適合用哪種精油調配,但她更建議學生們透過嗅覺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精油,因為那最能反應學生們當下的狀況,適逢疫情,懿芬準備口罩精油釦,讓學生選擇後可以滴在精油釦裡帶回家使用。


▲學生聞精油味道
▲學生完成精油釦
▲玩轉音才與懿芬合照











活動的主體是旅人,因此辦理活動的本質是需要從旅人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旅人要的是什麼,如何打造一個好的顧客旅程地圖至關重要。綜觀懿芬經絡舒壓活動,有兩個需要思考的問題:第一、體驗節奏不對,顧客提不起興趣。在顧客旅程地圖當中,需要去設計旅人的情緒起伏,但在懿芬提供的2個小時服務來說,第1個小時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說明何謂壓力、經絡是什麼,與學生們缺乏互動性。第二、懿芬提供的服務目標對象是誰?經絡並不是一個大學生會感興趣的主題,那麼她的目標對象是誰?是家庭主婦?還是上班族?這樣的疑問在這場活動中埋下討論的種子,待後續討論中解惑。

午餐後,接著登場的是蜜兒與藝術閃耀小組,比起鑽石,蜜兒更愛種子。從小接觸種子,蜜兒對種子的熱愛無與倫比,也因而成為協槓媽媽,除了本業外,也經營著自己的粉絲專業-蜜種子,對蜜兒來說觸碰到種子的那一刻起,便好似踏入種子世界般,心裡總會浮現出自然的平靜與喜悅,彷彿種子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可以給我們無限的想像、希望和療癒的感覺。

在淡水之間茶食器老闆介紹下,老師與助教認識蜜種子,活動來臨前,雖未曾碰過面但在臉書及line上成為筆友。走進重建街27號,蜜兒將一大袋「工具」放在桌上,一攤開立刻吸引大家目光,原來是蜜兒的寶貝作品們,有的有上色,有的保持原色,有的大有的小…,注意細節的她還帶來一塊長布,鋪墊在作品的下面,可見這些作品對蜜兒來說不單是作品,更是她的孩子們。由於圍觀人數眾多,蜜兒一邊擺放一邊與大家分享她如何獲取這些種子、每個不同種子又有什麼特性,為什麼這個種子她會上色,活動過程中甚至還有一些參觀民眾主動詢問活動內容以及是否可以參加等,可知種子創作具有十足的話題性。


▲學生聞精油味道
▲學生完成精油釦
▲玩轉音才與懿芬合照







活動正式開始,蜜兒簡單分享今天大夥需完成的作品。每位同學需要挑選4條線以及大顆種子5顆、小顆種子5顆,準備就緒,第一步要完成的是3D田字結。田字結並不好打,多數人教的都是平面的繩結,而今天的田字結則是立體,因此蜜兒手把手帶學生完成。首先,蜜兒請學生們抓取線的中心點,並傳授自創口訣:1壓2、2壓3、3壓4、4穿過1,同學按照口訣穿線,卻無法完成,此時便仰賴老師帶來的兩個小幫手,逐一協助確認打的結是否是對的,哪裡出錯,耗時不少。連結打了5、6個田字結後,接著就要依序穿入小種子與大種子並利用田字結固定它。


▲完成作品樣
▲3D田字結
▲綁上種子








▲小幫手協助教學
▲蜜兒教授如何打結





▲藝術閃耀與蜜兒合照


與前兩場相同,2個小時的體驗,在沒有服務設計的協助下,無法準時完成。因此,匆忙將東西收拾好後,搬移至小房間內,學生一邊繼續製作未完成的作品一邊對蜜兒進行採訪。人人都可以舉辦活動,但服務設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服務設計可以將60分活動質感提升至90分,進而為服務加值,提高售價價格。據此,回過頭來看,蜜兒提供的就是一場60分的活動,而經由課程的訓練,學生們如何透過服務設計提高服務品質,就是下週開始課程中要面對的課題。

最後是Elisa與天馬行空小組。Elisa曾經在國小擔任課後社團指導老師,未來更希望能夠將課程帶入學前班,希望透過手作的教程慢慢改變孩童教育,讓現今社會多被數位產品綁架的孩童能夠接觸手作,藉此訓練手腦協調能力、培養耐心並從中獲取成就感。

Elisa目標對象一直以來都很明確:幼稚園以及國小生。因此對上大學生,體驗感略顯不足,故而在活動開始前已先告知學生們Elisa狀況,並告訴他們在相對簡單的體驗中,他們更應該保持觀察者意識,去了解流程以及陌生目標對象-小孩是如何體驗、Elisa又是如何與小孩互動。


Elisa這次帶來的是手指編織,不同於棒織,手指編織顧名思義就是運用手指,即可完成編織,作品通常都是一條長長的編織。據此,每位體驗者都拿到一捆毛線,不斷重複相同動作即可完成體驗。然這樣的活動面臨兩個問題,首先,對於編織技法,Elisa並未多加著墨編,織過程中就是不斷重複相同動作,實屬無聊。接續,第二個問題便是編織玩一條長長的編織物後然後呢?他並沒有任何可用性,最後就會成為家中的垃圾,然後丟掉。為此,學生們需要想方設法,為編織物賦形與賦意,編織物才有可能有價值與被使用。


▲活動材料與樣品
▲Elisa教授手指編織
▲手指編織半成品







▲天馬行空與Elisa合照







▲學生體驗手指編織

Comments


© 2022 by whoyoungteamup

fb.png
bottom of page